云投网-创业投资云投顾平台 财经 今年的人形机器人,像极了5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

今年的人形机器人,像极了5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

广告位

19号刚刚结束的机器人马拉松,再次给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热度,智能重构也在现场观赛,看到了所有人眼中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期待。,回到赛博世界,有人欢呼,就有人泼冷水,这正如同今年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在众人眼中的形象,实在是太抽象了。,对此,智能重构特意找了一些行业内部人士(注意,是真正在公司打螺丝,当牛马的行业人士),希望可以带来更多新视角的思考:,“人形机器人并不高大上,底色仍是传统行业”,这一点,最颠覆,也是被提及最多的,“人形机器人并不高大上,底色仍是传统行业。”,很难想象如此多资本和舆论关注的行业,内部会有这样的声音。,不少人形机器人的从业者,在跟智能重构交流都提到一个细节,很多新同事,都是原来其他行业的老同事。,在搞人形机器人硬件开发之前,很多人原来都在做扫地机器人或者无人机行业。虽然外界看着人形机器人非常酷炫,但从这些内部工程师看来,大部分硬件,并不高端精尖。,比如人形机器人能和人一样,做到灵巧敏锐的避障能力,和各种编程遥控等看似自主完成各种活动,恰好是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里非常成熟的技术。,过去几年无人机和家用扫地机人行业过度饱和,而人形机器人有大量资本和热钱涌入,引发了一大波技术人员的转移。但从一些硬件技术上,其实还是老班底。,一位在具身智能腰部公司做嵌入式的工程师告诉我,这个行业里,如果说物理大模型太天马行空,那么硬件部分*的问题,在于太传统。,“绝大多数工程师在做重复性的工作,并且有无意义感”,人形机器人的硬件,相当于人体的各个器官。,包括类似于人的大脑这样的系统级芯片(简称soc),此外还有不同的集成电路板(pcb),类似于人的各种神经网络和脊椎系统;以及机器人的眼睛:视觉避障系统,此外还有类似于人的关节的各种减速器和液压电驱的结构。,只有足够强健的硬件体魄,才能让ai大模型跑得顺畅,才能让人形机器人干更多事情。然而,在这看似高大上的钢铁躯体搭建过程中,普通工程师的工作内容,并没有那么美好。,对于很多腰部机器人企业,能做的创新工作非常少,基本系统级芯片(简称soc)都是现成的。,有刚入职一年多的新员工直接表示,他接受了很多具身智能的公司面试,面试的时候,要求他得会硬件和软件,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“全栈型人才”,但入职之后,发现自己并接触不到各种技术难关,反而工作内容成了:“也就画一画PCB电路板”。,然而,这些基础工作,和之前的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等行业并无差别。,以至于有一些跨行进入的工程师,对这个行业的光环在慢慢减弱。他跟我说“一想到现在手头做的都是别人(别的行业)做过的东西,就会觉得很压抑。”,是不是感觉有些魔幻?,在大众视野里,人形机器人简直是高大上的存在,最强人形机器人学会了后空翻,但行业内的普通工程师仍然无法避免dirty work,会觉得压抑和无意义。,“打工人打工激情消退,跟公司为了活下去有关”,关于一线工程师会觉得工作内容单调和无意义感的原因,智能重构跟一些机器人业务方向的朋友聊完,得到了一部分答案。,有位在机器人行业对接大客户的朋友表示,如媒体宣传那样,今年虽然具身智能很热,但大部分公司的商业化却非常不理想,一些小一点的公司,也不如头部企业那样能够轻松融资。,为了活下去,很多人形机器人公司被迫大量更换供应商来降低成本。,因此“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,选新的供应商以及和新伙伴“磨合”。,在社交媒体上,一些从业者也有同款抱怨:他们经常干着干着,就换了供应商,不仅进度工期被耽误,还需要画新的“板子”和新的供应商匹配。,很多芯片毛病很多,配件质量也良莠不齐,得不停的调正。,他表示入职之后,和外界视角下高大上的创造性行业不同,时间都花在跟供应商“干架”,接待一些政府部门的参观等“dirty work”上。,这一点也突破了智能重构的固有认知:在代表了*进的技术和人才的行业,应该会少很多传统国企才有的文山会海,或者是决策繁冗的情况。,但没想到人形机器人行业,依旧会掉入这样的效率漩涡中。,但更让人震惊的,是下一点:很多从业者对行业未来的判断。,“今年的人形机器人,像极了5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”,有曾经从事新势力造车供应链,现转具身智能的朋友提到了一个词“洗牌期”。,他感觉当下的人形机器人行业供应链,很像五年前造车新势力非常相似。,怎么说?彼时,众多新能源车的新势力们都在造车,一个月30天恨不得有60场新车发布会,你的车做成轿跑,我的车就做流线型,你的车能上山,我的车必须在发布会上展示下海。,而当下的人形机器人行业,也是众多企业一股脑在做机器人主机,比机器人的外形谁酷炫,比谁的使用场景更刁钻。你的机器人一米五,我就造一米七的,你的机器人能在超市捡货,我就安排机器人进实验室摇试管……,历史不会重演,但会押着相似的韵脚前进。,这些无序竞争,可能会短暂让企业博得一些眼球,但肯定无法帮助企业形成行业竞争力的壁垒。,这与前一段朱啸虎的发言有异曲同工之妙,且不说他的暴论,但它提到了一点“行业形成了高度共识”。,具体来说就是家用化和民用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。,这些共识,让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,都在做类似的事情:卷机器人主机。,谁都希望自己的机器人,是以一个完成体的形式,进入到各个家庭,各个写字楼和产业链上。,“然而有没有可能,因为是家用民用的方向,所以这个行业就不存在标准化机器人呢?”,一个受访者,提出了这个问题让人深思。,“为了公司能平稳度过洗牌期,打工人有没有一些建议?”,听完一些受访者对于行业“洗牌期”的观察,智能重构也抛了一个问题:,作为一个命运与公司捆绑的打工人,你觉得公司应该如何安全度过洗牌期?,其中一位受访者认为,与其卷机器人主机的红海,不如选择着眼某个零部件,去做突破。,他举了一个鲜活的案例:前不久,一位原小米机器人的工程师出来创业,做的不是主机,而是集中在灵巧手的技术突破,结果不仅拿到钱,技术也有了突破。,其实不止于手,如果你能在视觉避障,甚至是声音处理等更细节硬件开发,或者是能在某个环节实现廉价替代方案,比如把灵巧手的价格打下来,都能让你在这个市场,获得自己的生态位。,“行业再混沌,但确实很多人在行业赚到钱了,而且还有很多人在涌入”,听完打工人的吐槽,再听听猎头的说法。,猎头的答案是,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打工人,处于实实在在的红利期。,一位资深猎头说,他做过统计,过去三年时间人形机器人的工程师普遍月薪,从此前的15k-30k月薪区间,直接翻倍上涨。在今天的大环境下,这样的涨幅还是非常诱人的。,在月薪上涨的背后,是一些企业拿到钱开始扩张,另一些企业自己也在重视这方面,因此创造了大量岗位,给的钱也非常有诱惑力。,与此同时,猎头也发现,非常多其他行业也在试图转行进入人形机器人,,有之前是做结构相关,进入人形机器人之后,他可以从事减速器,蜗轮丝杆丝母等带传动结构的结构工程师,非常吃香。,如果此前曾从事前面提到的嵌入式或者物联网等相关工作,也会在人形机器人行业有一些对应的岗位。,但也有一些例外。,这位猎头告诉我,前一段有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,一个他之前的客户,在互联网行业做了10多年java的,算是吃到了互联网红利的程序员,前一段约他吃饭,也在打听机器人行业有没有合适的岗位。,互联网人来工业机械找位置,这种时代的变化,让人感慨机器人行业的打工人,真的熬出头了。,如果只是案例,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浅,我又强行让这位猎头朋友深入分析一下,这些岗位是怎么涌现出来的?,得到了三个答案:,1、AI快速发展,硬件加速产业也开始加速,相关人才出现需求;,2、芯片国产化后,很多嵌入式需要重新做过,需要大量嵌入式人才;,3、为了有足够的数据供大模型进行强化训练,机器人数据采集岗位也大批量涌现。,以上,就是智能重构跟十几位行业相关人士深入交流后,了解到了一些行业内部信息,能确定的是,它不会如元宇宙一样,成为资本炒作下的昙花一现,但究竟能否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,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,如果你是相关从业者,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。,之后,智能重构还将继续找一些人形机器人行业负责大模型的从业者,聊聊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看法,也欢迎相关人士跟我们联系。,【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:智能重构授权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】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(editor@zero2ipo.com.cn)投资界处理。

广告位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云投网-创业投资云投顾平台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untou8.com/?p=6031
上一篇
下一篇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